close

動盪年代的經濟預測別信以為真

 

行政院主計處日前發布最新經濟預測,認為今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將優於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可達百分之四點二五。然而,在國際油價盤旋高檔、禽流感危機未除、全球升息風潮未止、國內卡債風暴狂吹及民間投資停滯等種種不利變數下,大家實在很難認同主計處的預測,也不知主計處的信心何來,何以與民眾的生活感受愈離愈遠。

 

一個更增疑惑的數字是,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原本「保四」失敗,但主計處最新修正發布的統計,竟一舉將去年經濟成長率調高零點三個百分點,聲稱已達百分之四點一。這個像是給已黯然下台的謝內閣的遲來肯定,其實是因為採用新版的國民經濟會計制度,調整了一些新型態經濟行為對經濟的影響,並修正了貿易統計方式,將復運進出口納入,以致去年第四季貿易表現超乎預期的好。於是,主計處去年十一月時原本預估去年貿易順差不到五十億美元,最近修正後竟暴增為一百五十八億美元,在外國淨需求大幅擴大外,自然拉高了經濟成長率。

 

從同基比較的統計概念來說,絕對規模可能擴增,但相對的成長不會因修正而大幅更動。只不過,這種「苦日子不再」及「好日子將至」的經濟預測似近乎粉飾太平;但對照當前薪資漲不動、物價節節高、雙卡風暴引發多起自殺、犯罪社會案件及投資意願遲滯的情勢,實在很難說服民眾接受。既起不了激勵信心作用,還可能鬆懈政府的戒心,這其實不是件好事。

 

經濟預測摸不透民眾的經濟生活,是因為我們處於一個動盪的年代。近幾年來經濟預測與實際表現的落差擴大,與突發經濟變數愈來愈多有關。例如一九九七的亞洲金融風暴、一九九九的九二一大地震、二○○一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二○○三的SARS疫情及至去年的國際油價飆漲等,都直接改變當年經濟運行的軌道;陳水扁總統春節期間無預警提出的廢統論,無疑將是影響今年經濟表現的最新變數,兩岸局勢若因此而出現劇烈波動,造成股市下跌、資金外逃、投資抽腿、消費緊縮,經濟成長率少不得要大幅下修,然則,這些經濟預測還有什麼意義?

 

最近以來頻繁的統計方法修正更顯示,在經濟結構快速轉變及全球化後,經濟行為的態樣及交互影響過程可能已出現根本性改變,使得既有的經濟預測模型愈來愈難描繪經濟的真貌。例如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最新統計就發現,支撐全球經濟需求的消費主力,正從歐美向新興市場移動,去年新興市場國家的進口額已占全球的四成,是一九九全球化大潮初現時的四倍,這意謂向來以美國為重心的經濟預測,已有必要增加對新興市場的研究與分額。

 

民眾無法感受到經濟預測提供的成長信心,亦與今年「外熱,內冷」的成長結構有關。按照主計處的估測,今年經濟成長主要是靠外需擴張;而代表國內需求的民間消費及民間投資,今年預估增幅都低於經濟成長率。前者是因為卡債風暴導致消費信用緊縮,影響民間消費二百億元;後者則是因為多項大型公共建設進入尾聲中小型企業投資未見起色成長幾近停滯。先不論外熱能否實現,當經濟成長過度依賴外需,將會加大經濟與國際情勢變化的連動性,進而升高動盪的風險;這意謂今年台灣經濟將因缺乏內需的緩衝而變得更不穩定

 

至於今年外貿情勢,恐亦非這般樂觀。首先,今年世界經濟將持續面對高油價的干擾;相對的,全球利率回升的經濟緊縮效果將日漸明顯,美國房地產泡沫及雙赤字問題依然是困擾著經濟學家的經濟難題,都會限制需求升溫的力道;加以歐美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漸成氣候,貿易摩擦日增,國際貿易能否延續去年底的暢旺勢頭,目前是走一步看一步。「外熱」尚有變數,「內冷」卻似已成定局,今年經濟想要比去年好,主計處會不會言之過早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亮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