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麵》
組成:白麵粉1500克,山藥粉750克,雞蛋10個,生薑5克,豆粉100克,食鹽、胡椒粉、豬油、蔥等適量。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適用於幼兒斷乳後不思飲食,食少、消瘦等。
用法:將白麵粉、山藥粉、豆粉等加入雞蛋、清水、鹽等和成麵團,壓成麵條。在鍋內加入適量水,放入豬油、蔥、生薑,燒開後放入麵條煮熟,當飯吃飽。
【小麥】甘,溫。補虛養氣、充五臟。能壅氣作渴,氣滯,口渴者少吃。
【山藥】甘,平。補脾胃,益肺腎。補而不滯。
【雞蛋】味甘,平。鎮心,安神,益氣。除熱火。止疳痢。
【生薑】辛,微溫。發汗解表,溫中止嘔,解毒。
【乾薑】辛,溫。溫中回陽、溫肺化痰。取生薑用沸水泡浸,乾燥後應用。
【炮薑】辛,苦,大熱。即乾薑炒黑至外黑內呈老黃色。溫中止瀉,溫經止血。
【黃豆】甘,寒。健脾,消腫排膿。
【胡椒】辛,熱。溫中散寒。白胡椒為已去殼成熟的果實,作用較佳。黑胡椒為未成熟的果實,作用較弱。
【豬油】味甘,微寒。利腸胃,通小便,生毛髮,悅皮膚。潤肺。
【蔥白】辛,溫。發汗解表,通陽。蔥葉,利五臟,益目。
《粳米粥》
組成: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功效:滋養胃腸。用於幼兒食慾不振。
用法:煮粳米為粥,加白糖調味。常服。
【粳米】甘,平。主益氣,長肌肉。壯筋骨,益腸胃,通血脈,和五臟,益精強志,聰耳明目。合芡實煮粥食之更佳。
《薏米粥》
組成:薏苡仁50克,白糖適量。
功效:健脾除濕。適用於幼兒不思飲食。
用法:武火將薏米煮沸,再用文火熬熟爛,加入白糖,溫服。 【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水滲濕,除痺,清肺排膿,健脾止瀉。
《玉米粥》
組成:玉米粉30克,糖或鹽少許。
功效:健胃寬腸。
用法:將水燒開,徐徐加入玉米粉並攪成糊狀,待熟後加入糖或鹽溫服。
【玉米】味甘,平。主調中開胃。
《蛋殼散》
組成:雞蛋殼若干。
功效:適用於斷乳幼兒營養不良、手足抽搐,預防佝僂病。
用法:雞蛋殼洗淨焙乾研成末,1歲以下每次服0.5克,1-2歲每次服1克,每日2次,水沖服。
【雞蛋殼】制酸止痛。燒黑油調,涂癬及小兒頭身諸瘡。
【雞蛋膜】甘,平。潤肺,止咳。治小兒夜啼。治久咳氣結,得麻黃、紫菀服,立效 。
《內金糖餅》
組成:雞內金90克,麵粉250克,白糖適量。
功效:適用於小兒發育不良,面黃肌瘦,食少及消化不良等症。
用法:取雞內金研極細末,摻入麵粉內加水、白糖和麵團烙餅(黃酥為度),讓幼兒做點心服用。
【雞內金】甘,平。消食積,止遺尿。含胃激素能促進胃腺分泌,胃激素經高熱易於破壞,一般以生用為佳。
《雞蛋黃粥》
組成:雞蛋1-2個,粳米50克。
功效:補益肝脾。
用法:將雞蛋煮熟去殼及蛋白,將蛋黃取出壓成粉,放入煮熟的稀飯中,放入白糖即成。
【雞蛋黃】味甘,溫。醋煮,治小兒發熱。煎食,除煩熱。煉過,治嘔逆。 生用,補陰血,治下痢。性味甘平。功能養陰,寧心,補脾胃。
《骨汁粥》
組成:豬腿骨一根,米50克,白朮10克。
功效:健脾胃。
用法:將上物同煮粥,加糖服。
【豬髓】味甘,寒。補骨髓,益虛勞。
【白朮】苦、甘,溫。補脾燥濕,利水,止汗。蒸熟用,燥性減弱,用以補益脾氣。
《山藥蓮子粥》
組成:山藥10克、蓮子10克、粳米100克。
功效:補脾益腎,適用於小兒發育不良。
用法:將三物共煮成粥,加適量的白糖調味,當飯吃飽。
【蓮子】甘、澀,平。養心安神,益腎固澀,健脾止瀉。
《山藥茯苓包子》
組成:山藥100克,茯苓100克,麵粉300克,白糖、豬油、果料適量。
功效:健脾益氣,適用於小兒面黃肌瘦,發育遲緩。
用法:將山藥、茯苓打成粉,與麵粉和勻揉麵團,加發酵粉發酵,白糖、豬油、果料做成餡。用已發酵的麵團加餡做成包子,蒸熟食之。
【茯苓】甘,平。利水滲濕,健脾和中,寧心安神。
《山藥羊肉湯》
組成:羊肉250克,山藥25克,生薑10克,蔥白15克,胡椒3克,食鹽1.5克,米酒10克。
功效:補脾益胃。適用於小兒營養不良,發育遲緩。
用法:將所有七種物質投入鍋中,加適量水武火煮開,繼用文火將羊肉燉爛,可再調味,喝湯吃肉。
【羊肉】味苦、甘,大熱。暖中補虛,開胃健力,益腎氣,養膽明目,健脾健胃,利肺助氣,豁痰止喘。常吃羊肉可增加消化機能,並有抗衰老的效果。
【羊乳】味甘,溫。主補寒泠虛乏。潤心肺,治消渴。療虛勞,益精氣,補肺、腎氣。治小兒驚癇。
【牛乳】味甘,微寒。主補虛羸,養心肺,解熱毒,潤皮膚,潤大腸。冷補,下熱氣。
《山蓮葡萄粥》
組成:山藥25克,蓮子肉25克,葡萄干25克,白糖適量。
功效:健身益腎,寧心。用於小兒消瘦煩躁,發育遲緩。
用法:將山藥泡透切成小片,葡萄干洗淨,蓮子去心泡透,共入鍋內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熬成粥。
【葡萄】味甘,平,澀。主筋骨濕痺,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輕身不老延年。
《栗子糕》
組成:栗子250克,白糖100克。
功效:強筋健骨。適用於小兒爬坐立無勁,走路遲,生牙遲緩,囟門不閉等症。
用法:將栗子在水中煮開30分鐘後去殼,再蒸30分鐘,加白糖壓成泥,作成小糕即可食用。
【栗子】味鹼,溫。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小兒不可多食。生則難化,熟則滯氣。
《蜜餞黃精》
組成:乾黃精50克,蜂蜜100克。
功效:強筋健骨。用於小兒筋骨不健所出現的發育遲緩諸症。
用法:將黃精潤透,煮熟撈出涼乾,再與蜂蜜和勻煮沸即可食用。
【蜂蜜】甘,平。潤腸通便,潤肺補中,緩急,解毒。
【黃精】甘,平。補脾潤肺。
增進聰明藥膳
《糖漬龍眼》
組成:鮮龍眼500克,白糖20克。
功效:養心腎。用于心腎不足,小兒不聰,記憶力不強。
用法:將鮮龍眼去殼核,放入碗中加入白糖,反覆蒸3次後龍眼變黑,再拌少許白糖即成,裝瓶隨時食之。
【龍眼】甘,溫。補心安神,養血益脾。
《蜜餞薑棗龍眼肉》
組成:龍眼肉250克,大棗250克,蜂蜜250克,薑汁適量。
功效:同上。
用法:將龍眼肉、大棗在鍋內武火煮半熟,加入薑汁,文火煮熟同汁一起裝即成,服時每次吃龍眼肉和大棗5枚,喝汁3口。早晚各1次。
【大棗】甘,平。補脾胃,養營安神,緩和藥性。
《首烏雞蛋》
組成:製首烏150克,雞蛋10個。
功效:養血益志。
用法:熬首烏取汁5000毫升,加鹽少許,入雞蛋煮熟,再將蛋殼大致敲破再煮半小時即成。每次吃一個,早晚各1次。
【何首烏】苦、澀,微溫。製熟則味兼甘。補肝腎,益精血,潤腸通便,解毒。
【雞蛋】味甘,平。鎮心,安五臟。治小兒發熱,止小兒痢。小兒患痘疹,忌食雞子。
《蜂蜜桑椹膏》
組成:鮮紅熟桑椹100克,蜂蜜25克。
功效:養肝益腎,增強記憶。
用法:壓取桑椹汁,在鍋內熬至稍濃,加入蜂蜜邊攪邊揚,待成膏狀即離火裝瓶。每天早晚各服1湯匙。
【桑椹】味酸、甘,性寒。止消渴,利五臟關節,通血氣。安魂鎮神,令人聰明,不老。孩子不得與桑椹,令兒心寒。
【桑椹子】甘,寒。滋陰補血,潤腸通便。為桑的未成熟果實。
《補腦糖》
組成:黑桃仁250克,黑芝麻250克,紅糖500克。
功效:補腎健腦,使黃髮變黑。適用于小兒毛髮黃而稀少、夜間驚悸、囟門不閉等症。
用法:將紅糖加適量水在鍋內溶化并熬稠,加入炒香的黑桃仁和黑芝麻攪拌勻,倒入涂有熟菜油的盤內攤平,切成小方塊即可食用。
【桃仁】苦、甘,平。活血祛瘀,潤腸。
【芝麻】補益精液,潤肝臟,養血舒筋。
【沙糖】味甘,寒。治心腹熱脹,口干渴。潤心肺。和中助脾緩肝氣。多食令人心痛,損齒。
【冰糖】味甘,寒。治心腹熱脹,口干渴。潤心肺。和中助脾緩肝氣。治嗽消痰。久食則助熱、損齒、生蟲。
開胃健脾藥膳
《益脾餅》
組成:白朮30克,干薑6克,紅棗250克,雞內金15克,麵粉500克,菜油、鹽適量。
功效:健胃益氣。消食開胃,適用於小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用法:熬取白朮、干薑汁200毫升,再入紅棗煮熟去棗核後壓泥。將雞內金磨成細粉與麵粉、鹽和勻,加入棗泥和藥汁揉成麵團,在鍋內烙成餅即可食用。
《山藥湯丸》
組成:山藥50克,白糖90克,糯米500克,胡椒粉適量。
功效:益脾胃、助消化。
用法:將山藥打細粉,加白糖、胡椒麵製成餡,糯米磨成湯丸粉包餡煮熟食之。
【糯米】味甘,溫。主溫中。令人多熱,大便堅。益氣止泄。縮小便,收自汗。性粘滯難化,小兒不宜多服。
《大棗粥》
組成:大棗10枚,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功效:健脾益氣。用于食少納呆等脾胃虛弱症。
用法:熬棗米成爛,加入冰糖攪熬成濃粥,溫服。
《蘿蔔餅》
組成:白蘿蔔250克,麵粉250克,豬瘦肉100克,生薑、蔥、食鹽、菜油適量。
功效: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症。
用法:以蘿蔔、肉、佐料作餡與麵粉作餅,烙熟食之。
【蘿蔔】味辛、甘。下氣,消穀和中,去痰癖,肥健人。止消渴。利關節,制麵毒,利邪熱氣,利五臟,輕身。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溫中補不足。服地黃、何首烏人食蘿蔔,則令人髭發白。多食蘿蔔動氣,惟生薑能制其毒。
【豬肉】甘平。潤腸胃,生津液,豐肌體,澤皮膚。
【豬腎】味鹼冷。主理腎氣,通膀胱。補膀胱水臟,暖膝,治耳聾,補虛壯氣,消積滯,除冷利。止消渴。腎有虛熱者,宜食之。若腎氣虛寒者,非所宜。
《羊肉蘿蔔》
組成:草果5克,羊肉500克,豌豆100克,蘿蔔300克,鹽、薑、胡椒、醋、香菜適量。
功效: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
用法:將羊肉切成小塊,蘿蔔切成方,將全部物品放入鍋內,武火燉至羊肉爛,去草果,加香菜、鹽、薑、醋等調料即可食用。
【草果】辛,溫。健脾燥濕,溫胃止嘔。
【豌豆】味甘,平。治消渴,除吐逆,止泄痢澼下。調榮衛,益中平氣。同羊肉治食,有補中益氣之功。
【醋】味酸、苦溫。主消癰腫,散水氣,理諸藥。消食,破結氣。殺一切魚肉菜毒。
【香菜】味辛,溫。主消穀,治五臟,補不足,利大小腸,通小腹氣,止頭痛。狐臭、口臭、腳氣、金瘡人皆不可食,病更加甚。久食令人多忘。凡服一切補藥及藥中有白朮、牡丹者,不可食此。
《消食茶膏糖》
組成:茶葉50克,白糖500克。
功效:開胃消食,化油膩。用于小兒不思肉食,或食肉則腹瀉等消化不良症。
用法:熬取葉茶汁1000毫升,加入白糖繼續熬至起絲狀離火,倒入塗有熟菜油的盤內攤平,待涼切成塊隨時可服。
【茶葉】味苦、甘,微寒。利小便,去痰熱,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悅志。下氣消食。治傷暑。
《雞胗粉粥》
組成:雞內金6克,干橘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功效:消食健脾。用于小兒消化不良。
用法:將雞內金、橘皮、砂仁打成細粉,調入粳米所熬成的粥內,加適量白糖即成。
【砂仁】辛,溫。化濕醒脾,行氣寬中。
【橘皮】辛、苦,溫。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內金鱔魚》
組成:黃鱔1條,雞內金6克,佐料適量。
功效:消痞化積,健脾開胃。適用于小兒因飲食不節,食物久積而引起的疳積等症。
用法:將黃鱔去內臟洗淨切成段,加佐料與雞內金同蒸至熟,加入醬油調味。
【鱔魚】味甘,大溫。主補中益血。補虛損。除腹中冷氣腸鳴,及濕痹氣。多食發諸瘡,亦損人壽。鱔魚血,治耳痛,滴數滴入耳。治鼻衄,滴數滴人鼻。
《山楂麥芽飲》
組成:山楂10克,炒麥芽10克,紅糖適量。
功效:和胃消食導滯。適用于小兒消化不良症。
用法:將山楂、麥芽熬汁100毫升,加入紅糖可作為飲料讓病兒頻飲之。
【山楂】酸、甘,微溫。消食化積,散瘀行滯。消油膩肉積。
【麥芽】鹹,平。消食和中,回乳。消一切米麵諸果食積。
《內金魚》
組成:雞內金10克,魚(鯉魚或鯽魚)1尾,鹽或糖適量。
功效:健脾消食。用于消化不良。
用法:將雞內金打成細末,魚刮腹去內臟,將雞內金粉放入魚腹蒸熟即可食魚肉。
【鯉魚】味甘,平。治咳逆上氣,黃疸,止渴,水腫,下氣。
【鯽魚】味甘,溫。主溫中下氣,補虛羸,止下痢腸痔。
諸魚屬火,獨鯽屬土,有調胃實腸之功。若多食亦能助火。
《蛋黃油》
組成:雞蛋黃5個。
功效:適用于小兒消化不良。
用法:將蛋黃置鍋內熬取油。每日2次,每次服5毫升,連服4-5天為宜。
【蛋黃油】可搽熱瘡,潤膚生肌,治奶癬。治盜汗。
《蘿蔔蔥白汁》
組成:白蘿蔔1個,蔥白10根。
功效:主治小兒消化不良,食積停滯。
用法:將白蘿蔔、蔥白共搗爛取汁沖服。
《百合粥》
組成: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功效:潤肺止汗、適用於肺熱汗多。
用法:將百合洗淨與米同煮,待熟時加入白糖再煮10分鐘,即可食用,吃飽。
【百合】甘,微寒。潤肺止咳,寧心安神。
《黃蓍粥》
組成:黃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功效:固表止汗,用於表虛自汗。
用法:將黃蓍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黃蓍】甘,微溫。補氣升陽,固表止汗。
《浮小麥飲》
組成:浮小麥15克,紅糖適量。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適用于小兒夜間盜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用法:熬浮小麥汁100毫升,加紅糖調味。
【浮小麥】甘,涼。入心經。止汗。
《小麥山藥湯》
組成:浮小麥15克,山藥15克,白糖少許。
功效:補氣斂汗。
用法:二藥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調味,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參歸腰子》
組成:人參10克,當歸8克,豬腰子1個,薑、蔥、鹽適量。
功效:補虛斂汗。主治病後虛弱而致的自汗或盜汗。
用法:將參、歸切薄片,腰子去腎盂切碎,與薑、蔥、鹽同放于盆內,加水適量,煮爛食之。
【人參】甘,平。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
【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
《生地黃雞》
組成: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隻,飴糖100克。
功效:滋陰止盜汗。
用法: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生地黃】甘,寒。滋陰涼血。
【烏雞】甘、平。補虛勞虧損,治消渴,中惡心腹痛。
《黑豆小麥飲》
組成:黑豆15克,浮小麥15克。
功效:祛風斂汗。
用法: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調味頻服,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補腎,明目鎮心,久服,好顏色,不老。止腹脹消穀。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藥毒。
《韭菜根湯》
組成:韭菜根15根。
功效:主治小兒盜汗自汗,手足心熱。
用法:將韭菜根加水適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溫、澀。歸心,安五臟六腑,除胃中熱。歸腎壯陽,止泄精,暖腰膝,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充肺氣。韭菜根治諸癬。
《泥鰍湯》
組成:泥鰍90克,食油適量。
功效:多汗、自汗、盜汗等症。
用法:用熱水洗去泥鰍身上粘液,剖腹取內臟,再用清水洗淨,濾去水份,用
適量油煎至焦黃,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薑糖飲》
組成:生薑10克,紅糖15克。
功效:發汗解表,祛風散寒。適用於小兒感冒初起,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口不渴。
用法:將老生薑洗淨,切絲,放入大茶杯內,沖入滾開水,蓋上杯蓋,泡10分鐘以上,加入紅糖調味。溫熱一次服完,服後臥床蓋被取微汗。
《蔥白粥》
組成:粳米30-50克,蔥白3寸長3段。
功效:解表散寒。適用於風寒束表而致的惡寒、發熱、頭痛鼻塞、無汗體痛等症。
用法:用粳米煮粥,臨起鍋時放入蔥白,不拘時食,食後覆被得微汗則愈。
《薑糖蘇葉飲》
組成:生薑3克,蘇葉3克,紅糖15克。
功效:發汗解表,祛寒健胃。適用于風寒感冒、噁心嘔吐、胃痛腹脹等症。
用法:將生薑洗淨切絲,蘇葉洗淨,共放入茶杯內,加滾開水浸泡,蓋緊蓋子,泡10分鐘左右,放入紅糖攪勻即成。
【蘇葉】辛、溫。入肺、脾經。發汗解表,行氣寬中,解魚蟹毒。
《雙花飲》
組成:金銀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
功效:辛涼解表。適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口渴等症。
用法:將金銀花、山楂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置火上燒開3分鐘,將藥汁瀘入小盆內,再熬一次瀘出藥液,將兩次藥液合并,放入蜂蜜攪拌均勻即成,不拘時飲之。
【金銀花】甘,寒。清熱解毒。
《甘蔗馬蹄飲》
組成:紅皮甘蔗一段(去皮節),馬蹄(即生荸薺)7個。
功效:清熱生津止渴。適用于發熱口渴舌乾,或麻疹後期熱傷津液的口乾唇紅,煩躁不安等症。
用法:先將甘蔗去皮軋汁一杯,將荸薺去皮切成薄片,與甘蔗汁同煮,飲汁吃荸薺。不拘時服。
【甘蔗】味甘,平,澀。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解酒毒。止嘔噦反胃。多食發虛熱,動衄血。治小兒口疳,用甘蔗皮燒研,傅之。
【荸薺】性寒滑,味甘涼。清熱、止渴、開胃、清食、化痰、益氣、明目。
《綠豆粥》
組成:綠豆50克,粳米250克,冰糖適量。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適用于夏日發熱煩渴,或瘡毒發熱腫痛等症。
用法:將綠豆粳米淘淨放鍋內,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粥,放適量冰糖調味,每日服3-5次。
【綠豆】味甘、性寒。清熱解暑、利尿消腫、潤喉止渴、明目。脾胃虛弱便溏者不宜食用。
《胖大海蜂蜜飲》
組成:胖大海2枚,蜂蜜適量。
功效:清熱利咽。適用于風熱咽喉腫痛,聲嘶啞,發熱無汗或有汗,哭啼吐乳等症。
用法:將胖大海與蜂蜜同放入杯中,加入沸水閉蓋泡10分鐘,濾澄清液頻服。
【胖大海】甘,寒。開肺氣,清肺氣,潤腸通便。
《菊花茶》
組成:菊花10克,白糖適量。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發熱頭痛,口渴眼赤等症。
用法:將菊花淘淨晾乾,加沸水泡3-5分鐘,瀘上清液加白糖適量頻服。
【菊花】甘、苦,微寒。疏散風熱,明目,清熱解毒,平肝陽。
《西瓜綠皮湯》
組成:西瓜綠皮1斤,白糖適量。
功效:降火瀉熱。適用于高熱小便黃少,口渴煩燥。
用法:將西瓜皮削去硬皮,刮掉紅瓤,洗淨切碎,加水適量煮至水開,加白糖後稍煮即成。涼服。
【西瓜】味甘,寒。主消煩止渴,解暑熱,解酒毒。屬生冷之物,多食傷脾助濕。
【西瓜皮】治閃腰岔氣,口唇生瘡。
《紅蘿蔔飲》
組成:紅蘿蔔60克。
功效:適用于小兒高燒不退。
用法:將紅蘿蔔洗淨,水煎頻服。
【紅蘿蔔】味甘、辛,微溫。主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有益無損。有小人參之稱。
《杏仁粥》
組成:杏仁20克去皮尖,白米50克。
功效:止咳調中。適用于外感風寒、肺胃失調所引起的咳嗽吐痰,氣逆喘息,大便干或咳嗽吐食等症。
用法:煮米成半熟時入杏仁,繼煮成粥即可。晨起作早餐,服時可加白糖調味。
《冰糖鴨蛋》
組成:冰糖50克,鴨蛋2個。
功效:潤肺止咳。適用于小兒久咳及百日咳等。
用法:將冰糖溶化,倒入鴨蛋攪拌蒸熟即成,分3-5次服。
《糖橘皮》
組成:鮮橘皮20克,白糖40克。
功效:宣肺止咳平喘。適用于小兒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氣急等。
用法:將鮮橘皮與白糖水同煮至濃汁即成。每服一湯勺,每日3-4次。
《蜜餞柚肉》
組成:鮮柚肉250克,蜂蜜120克,白酒少量。
功效:祛濕化痰,止咳和胃。適用于寒濕咳嗽而食慾不之振之症。
用法:將柚肉用酒加水浸泡24小時撈出,入鍋內熬取稠汁,加入蜂蜜拌勻即可 食用,每服2克,日服3-4次。
【柚】味酸,寒。主消食,解酒毒。寬中理氣,化痰止咳。
《薑汁糖》
組成:生薑汁10毫升,白糖30克。
功效:宣肺止咳,化痰和中,適用于風寒咳嗽、吐泡沫痰、伴咳而嘔者。
用法:將生薑汁倒入熬稠的白糖汁中攪勻即成,制成糖塊頻服。
《蘿蔔糖》
組成:白蘿蔔250克、冰糖60克、蜂蜜20克。
功效!--more-->
留言列表